首页 资讯 正文

阳高县:朝着建设农业强县目标扎实迈进

体育正文 150 0

阳高县:朝着建设农业强县目标扎实迈进

阳高县:朝着建设农业强县目标扎实迈进

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4日电 “过去种地凭经验,现在种地靠(kào)技术。”阳高县(yánggāoxiàn)龙泉镇八里台村种粮大户袁文新感叹现代农业带来的变化。 “让‘阳高红’西红柿品牌更响,我们的腰包才能更鼓!”——阳高县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学斌(wángxuébīn)道出品牌农业的追求(zhuīqiú)。 “不出村就能吃上‘旅游饭’,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(hónghuǒ)!”——龙泉镇守(zhènshǒu)口堡村民宿负责人徐世有分享乡村振兴的喜悦。 这些心声的背后(bèihòu),折射出阳高县农业(nóngyè)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。作为农业大县,阳高县锚定(máodìng)“农业强县”目标,稳粮保供夯根基、“特”“优”引领强产业、和美乡村促振兴(zhènxīng),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。 “五良(wǔliáng)”融合,筑牢粮食根基 五月骄阳,秧苗吐翠。这几天,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袁海军时不时到地头(dìtóu)转一转,查看(chákàn)墒情、苗情,“抓好粮食生产,关键就是稳面积、提单产。今年全县落实粮食种植面积77万亩以上(yǐshàng),全部分解到村到户,同时集成(jíchéng)推广(tuīguǎng)良田、良种、良机、良法、良制,打造高产示范田,筑牢县域‘饭碗’根基。” 种粮要高产,良田是基础。“过去地块高低不(bù)平,机器施展不开。”袁文新(yuánwénxīn)感慨,如今高标准农田地成块、渠成网,农机开得进来,田管更省心。自2019年以来,阳高县累计建成36万亩(wànmǔ)高标准农田,为(wèi)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坚实基础。 田间地头,良种良法(liángfǎ)推广(tuīguǎng)为(wèi)粮食生产注入新活力。“农技员给我们推荐了‘先玉1483’‘长单(zhǎngdān)511’,耐密植、抗旱(kànghàn)抗逆、高产稳产。”看着新品种玉米拔节生长,袁文新心情舒畅:“不光种子优质,咱还用上了北斗导航播种机,配套水肥一体化加膜(mó)下滴灌,秋粮增产没问题(wèntí)。”作为山西省玉米单产提升(tíshēng)整建制推进县,阳高县在8个乡镇实施1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工程,为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5.6亿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撑。除此之外,今年还将在全县6个乡镇推广有机旱作膜下滴灌26.5万亩,通过节水保墒、精准灌溉(guàngài),为农业稳产高产注入科技动力。 托管服务为(wèi)小农户保驾护航。“幸亏(xìngkuī)合作社帮忙!种地不用泡在地里,还能出去打工挣钱。”在狮子屯乡(túnxiāng)东双寨村,悦隆宝昌合作社提供的托管服务,被乡亲们这样称赞。 依靠大型拖拉机、收割机、北斗导航播种机、植保无人机等机械设备,合作社(hézuòshè)为周边(zhōubiān)近10万亩农田小农户提供“耕、种、防、收”4个环节的标准化服务。合作社负责人胡建飞(hújiànfēi)说:“通过(tōngguò)大面积托管科学管理,统一规划种植,不仅节省成本,亩均粮食产量也能多出(duōchū)100斤,实打实的省心又增收!” 近年来,阳高县因地制宜开展单(dān)环节、多环节、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(fúwù),鼓励有实力的服务主体扩大耕种防收全程托管面积。目前,阳高已培育(péiyù)15家社会化(shèhuìhuà)服务组织,承担了全县七成以上粮食生产任务,服务带动小农户6000户。 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良种良法配套,从社会化(shèhuìhuà)服务到智能化农机应用,阳高县正以“五良(wǔliáng)”融合为抓手,推动粮食生产向规模化、机械化,一幅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(de)画卷正在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。 特优(tèyōu)引领,突围“大而不强” 阳高县(xiàn)作为全国闻名的蔬菜大县,农业发展(fāzhǎn)历史悠久(lìshǐyōujiǔ)、产业规模庞大。2024年,全县设施蔬菜面积已突破6万亩,品类(pǐnlèi)丰富多样。然而,产业品种分散、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制约着县域农业的高质量发展。 何以破局?阳高县在特优(tèyōu)产业发展(fāzhǎn)下足功夫。袁海军用八个字概括发展思路: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精”。 一直以来,天蓝泉暖是阳高的名片。如今另外一种新(xīn)“蓝”正被人(rén)熟知,那(nà)就是蓝莓。阳高县沃林蓝莓产业园内,一颗颗成熟的蓝莓点缀枝头,农户们正忙着采摘装箱。上午采摘好的蓝莓,下午筛选、包装,24小时内就能(néng)到北京高端超市。 阳高县依托设施农业优势,通过智能温控大棚,精准调控温湿度,使蓝莓在(zài)严寒中依然茁壮(zhuózhuàng)生长,成功突破传统种植的纬度限制(xiànzhì)。这种反季节、反地域的种植模式,让阳高蓝莓以“人无我有”的错峰上市优势抢占市场先机,自春节期间上市以来,蓝莓销售一路走俏。目前,沃林蓝莓产业园二期(èrqī)项目(xiàngmù)加速推进,园区已累计带动周边10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,拓宽增收(zēngshōu)渠道。 在阳高县农业(nóngyè)发展的版图上,相比“阳高蓝莓”这个新名片,“阳高红(hóng)”西红柿作为全县(quánxiàn)设施农业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,2024年种植面积已达1.33万亩,总产量(zǒngchǎnliàng)突破7万吨,年产值更是攀升至4亿元大关。与“人无我有”的阳高蓝莓形成鲜明对比,“阳高红”西红柿走出一条“人有(rényǒu)我精”的品质升级之路。 在(zài)龙泉镇东关村(cūn),种植大户王学斌蹲在育苗棚里,轻抚翠绿的西红柿苗,笑意(xiàoyì)爬上眼角眉梢:“县里这十条政策,条条都是真金白银!继续扩大种植规模,底气更足了!” 这份底气,源自阳高县以产业振兴为(wèi)抓手,专门制定的《支持“阳高红”西红柿产业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十条措施(cuòshī)》,为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—— 在育苗端,按照销售(xiāoshòu)水平对经营主体给予1万至(wànzhì)10万元阶梯奖励;在种植端,新建大棚补贴提高10%;在销售端,年销超500吨奖励10万元……“十条(shítiáo)政策就像十根手指,握指成拳打出组合拳,推动阳高红(hóng)”西红柿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向着更高质量、更高效益的(de)方向阔步前进。”袁海军说。 大格局,破(pò)困局。阳高县坚持科技驱动、政策撬动、市场拉动,推动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、跨越发展。“阳高红”西红柿产业规模持续(chíxù)(chíxù)扩大,2025年新增种植面积3000亩,总面积突破1.6万亩。继续举办“阳高红”西红柿产业发展大会、持续叫响“阳高红”西红柿品牌。深化与全国大型农产品市场的产销对接,构建"市场+基地(jīdì)+农户(nónghù)"的产业化体系,形成稳定(wěndìng)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,真正让设施蔬菜真正成为全县农业经济(jīngjì)增长的主导产业、富民产业。 和美共生,书写振兴(zhènxīng)新篇 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穿村而过,依山就势的院落错落排列,不远处夯土城墙蜿蜒(wānyán)盘旋,铺就美丽的边塞风光(biānsàifēngguāng)。这里是大同市阳高县龙泉镇守口堡村,一个"家在园中、村在景中"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(xiāngcūn)。 周六一大早,一长串车辆(chēliàng)已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列队。“想你的风吹到了守口堡。”村口打卡点处的这句话引人驻足,孩童的笑声与相机快门(kuàimén)声交织成(jiāozhīchéng)曲。 “以前村里沉寂的绿水青山(lǜshuǐqīngshān),现在(xiànzài)是我们增收的‘金山银山’。”民宿老板(lǎobǎn)徐世有热情地招呼客人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几年前还在外地打工的他,如今在村里办起了特色民宿和露营基地,守在家门口,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漫步村中,“山水谈”汉服馆里传来阵阵笑语,店主张(zhǔzhāng)小蕊忙着为游客(yóukè)搭配沉浸式古风拍摄的服饰道具。“暑期我们还准备(zhǔnbèi)推出围炉煮茶体验项目,让大家身着汉服体验烹茶乐趣。”这位年轻创业者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,“景区(jǐngqū)里纷至沓来的游客,就是我们创新发展(fāzhǎn)的底气。” 近年来,守口堡村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,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(tíshēng)。依托独特的长城资源、杏园景观和(hé)古堡文化,走上农文旅融合发展促农增收(zēngshōu)的路子。村支部(cūnzhībù)书记杨利军(yánglìjūn)介绍,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6.9万元,村民人均收入超1.8万元。 以美丽为基础扮靓乡村,以业态为关键发展乡村,守口堡村的(de)(de)蝶变是阳高县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生动写照。围绕(wéirào)“宜居宜业宜游和美”的总目标,阳高县学习(xuéxí)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突出规划引领,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。去年,总里程25.14公里的4条“四号农村路(lù)”改造工程顺利完工,农村生活(shēnghuó)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(bǎochí)在(zài)95%以上,到今年底,在全县打造精品示范村5个,建设提档升级村50个,一个个和美乡村成了广大农民乐享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。 环境美了,如何提升村民(cūnmín)的精神风貌? “希望每一位(yīwèi)乡亲都以他们为标杆,让文明(wénmíng)(wénmíng)之花绽放在全村的每一寸土地上!”前不久,一次(yīcì)别开生面的“文明先进”评选表彰大会在古城镇下神峪村举行(jǔxíng)。谢家琼、赵明花、于福才等八位文明先进典型分别上台接受表彰,他们当中,有贤德善良的好婆婆,有孝顺贤惠的好媳妇,有勤劳担当的好丈夫(zhàngfū),有团结和睦的美好家庭,有致富带头的能手,有积极奋进的青年,有友善互助的邻里,还有模范引领(yǐnlǐng)的村民。 “这些先进典型就是我们(wǒmen)身边的镜子,一个个动人故事,展现着新时代农民(nóngmín)的精神风貌。”古城镇党委书记李志宙说,“我们不仅要让模范受表彰,更要(gèngyào)让美德能传承。通过‘文明大讲堂’‘家风故事会’等(děng)形式,组织获奖者进行宣讲,让文明乡风浸润千家万户。” 今年以来,阳高县在全县各乡镇开展文明先进大评选活动。通过群众(qúnzhòng)推荐(tuījiàn)、组织评选等形式,深入挖掘出一批事迹感人、示范性强的先进典型。以此为带动(dàidòng)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为为乡村振兴(zhènxīng)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。 从科技种田到特色产业,从美丽乡村到文明(wénmíng)乡风,站在新起点,阳高县正以扎实的步伐向着农业强县目标迈进(màijìn)。(完)(周振宇)
阳高县:朝着建设农业强县目标扎实迈进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